|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 16: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藏剑山庄保藏的秘籍
, S U+ {. r$ F q4 u6 @/ j, r8 A( ?0 K! `& F O! m& e5 t# q
《四季剑法》% u" y$ U5 |% J& {' a) ]7 d4 z
/ B K% i/ a E 来历:藏剑山庄叶家家传剑法。
2 Y& M4 ~" l' {. w* G* T$ m+ l4 Q* `
描述:叶家家传最强剑术,剑法自然,据传与四时相合,不同心性悟性之人修习此剑术,领悟绝然不同。叶大庄主叶英以此修成心剑,叶三庄主叶炜以此练成“寂剑”,皆是无双剑术,各家剑客莫能知其中奥妙。5 ^! O$ Z- Q& {9 X! C1 ]! b
# l7 A3 o, z& o$ z
第一式:春雾迷蒙,实为一种步法,变幻莫测,进可扰敌,退可自保。+ M/ v) V8 g0 b! F5 A6 A
6 {" i/ h" o3 }8 l) K 第二式:夏雨点点,瞬间刺出九九八十一剑,虚中有实,实中带虚,让人防不胜防。1 ]" k: e, H; u) U
/ {( ~% r3 y! r( [1 R/ o
第三式:秋风落叶,必杀之招,此招一出,攻势凌厉,气势惊人,避无可避。
' C/ y+ K/ e6 v% Q% l+ I. O9 j3 h( Z
第四式:冬寒刺骨,此招已非剑法,全凭使用之人内功强弱,一决胜负,生死立判。 第五式:四季不休,传说中的第五招,但是剑谱上却并未记载,至今无人会使。
6 e4 t+ Q. _2 W0 h0 ?5 z3 U5 P/ i) ]# I- S7 c' B1 ?
下落:藏剑山庄收存(这个之前爆过尿了)+ z0 v% B$ D7 `( j: r& ~' f! W
3 L9 [: U: \" e ^% O! @/ s7 `9 g* H 唐门秘籍
! [3 B$ h% k+ j$ c6 S
! K* o( ^* ?+ v$ x9 s 《天魔无相》- G4 K" J" y9 K5 {
4 a0 F9 o6 }) j0 V* v/ v 唐门最为神秘的武学。没有人知道《天魔无相》的威力,唐门上任门主唐简练成后就归隐了,而且连人都找不到了。
% x% H6 h6 Q* B3 l8 [, B% @6 A$ P
下落:唐简手中。! z. K" \% [ b2 o4 S* u
9 {' W: H b$ S4 k4 g: o z& m 五毒秘籍
7 C5 P, Z7 a5 ^2 b2 u! H% o+ f& R. R ^2 B4 t" I
《尸咒》* n- D3 @8 Q7 ?+ t
. l0 K) [: M f/ W; L) K l1 ~ 来历:为五毒制蛊失传密诀。具体来历不明,具体年份也不可考证,只知道是很久以前五圣教的苗人,发现的一种刺激人体潜能的蛊,但使用不当非常危险。8 C1 p9 T0 B9 C- O2 s
9 d' m( [/ o2 s4 c# G; _2 }
《尸咒》的蛊能让人功力大增,但付出的是自己的记忆、容貌(身体变成诡异的绿色,而且带有挥之不去难闻的药味)与寿命,而且药物发作死的样子非常难看。最重要的是炼制过程复杂,而且并不容易成功。
% _( N7 |( ]8 `* Q" H; `0 e, ^ j
下落:淳朴的苗人发现了这种蛊之后,觉得这种蛊不应该流传下去,因此《尸咒》也随着上代教主魔刹罗的失踪而不知所踪。传说魔刹罗与《尸咒》的失踪跟九天有莫大的关联。1 ?8 Z# B" K* \2 Z1 u+ @8 S
2 t0 n: t6 _7 C
武林秘境里BOSS会的秘籍。% l% w5 `3 \% }( Y1 u
: e) a6 z, J S7 g4 _7 @ j 《九阴玄冰劲》
3 i7 Y' C1 H1 ]" f. ~! K* @7 }+ m! F7 v0 U' n
来历:《九阴玄冰劲》乃宇文氏祖上留下来家传决学,在极北之地所创,走的是阴寒的路子。7 b4 R! i& x3 B. S+ ?
1 B, A7 y2 W1 T' ]( P2 R
描述:《九阴玄冰劲》共分八重,每重都有相应的招式与心法。最高级别能凝血成冰,厉害非常。3 L) J9 a+ j; R: g' T
, k, |1 }+ _9 v# L! Y4 a
下落:宇文兄弟手上。(我们建号时的5年前,也就是740年,前朝大将后人宇文灭、宇文敌兄弟在龙盘山叛乱被镇压,两兄弟随即逃入十二连环坞。)
( i4 D$ P2 ^" P# C% p0 D# w1 s$ r; d6 \2 c4 B$ B8 n
《尚水宝典》8 k+ B8 e5 X" T7 P
6 g! s1 }8 H: e5 L 来历:东海蓬莱岛武学秘籍,被方家奴仆方恭从岛中盗出。& f; a5 G* }4 C* v" h7 J, t
* P ]4 M9 V% s. ]
描述:《尚水宝典》为方家第六代岛主方岳所著,蓬莱岛四面环水,方岳自幼水性精熟,武学大成之后,闯出《尚水宝典》,此武学擅借水势,在水中施为威力倍增。方恭以伙夫之基,修习之后,易名宫傲,将天下水寇山贼尽皆收服,可见宝典威力。! P1 |% C# x+ P" Z$ c% C' p
; V1 r) i' ]5 C1 K+ j
下落:十二连环坞坞主宫傲手中。(破猪说宫傲武功很差,其实也不然,不同意的话可以和宫傲单挑。)
* [$ q0 o; k$ V: S6 z9 a, g$ k8 C" I7 o) A. L
其他秘籍! I; k/ ? R- l, T# ?+ f! M
9 R5 U# [/ V3 X2 T4 [& I 《寒冰决》9 d0 L; p5 ~& `& K# u
* p" k8 P4 G: y9 |8 P7 v 来历:晋武帝司马炎在公元二六五年废黜魏元帝曹奂自立为帝,建立了晋政权,改年号为“泰始”,为求使得西晋得到安定与复苏,对当世的武学之士实施了严厉的打击,凡不能为当朝所用者皆予以铲除,其中一批武学精强之士逃逸到昆仑山中,众人经历惨变,都觉世态炎凉,心灰意冷,决心不再踏入江湖,从此安居于此,钻研武学,研究升仙之道。如此数年过去,各人对彼此修为早已了然于胸,也都多了些从前未有的心得,其中颇有些能开前人之所未见,于是大家将之别门归类,一一记述下来,各人或依武技,或依心法,各择所长,埋首精研。西晋元康五年,昆仑一脉武学《昆仑武集》始创。然而在昆仑宗师库的藏书中,还有一本被束之高阁,那就是被称为昆仑派至高宝典的——《寒冰决》。
. [. K' l9 q1 d" H, x8 c4 f# T. s& ^. K* y6 [3 z# k# `% L8 L3 h
下落:昆仑宗师库的藏书中,后被柳公子盗出。1 W% K1 W/ k# n+ X
3 E8 e8 v _) @6 b. g U1 p 《烈火诀》" z0 e" t: O3 I. Y4 E8 X
( M \3 i J) U/ Q+ ~- ]# p 来历:明教教主陆危楼本乃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三大长老之一,陆危楼破门出教,前来中土,不仅辞去了祆教长老之位,更将祆教三宝之一的《烈火诀》带到中土。 描述:《烈火诀》取长明不灭之义,此诀修习到深处之时,动若风扬烈焰,于刹那间激发全身之力斩将夺阵,静如薪火累积,生生不息,陆危楼当日长安遇难,于重围之中激战半日,尚能发力突围,这与他修习之心法有莫大关系。
6 L" u) {! k6 H3 J6 G, t7 A6 h% M V% i' H8 T: H! l
下落:明教教主陆危楼手中* M! C" c7 G3 s& z
. |/ k* X" c) T* n( q/ c# k (注:《寒冰决》与明教密藏的《烈火决》合称“天下双决”。寒冰决与昆仑其它的武功心法不同,更讲究辟谷升仙之法。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即不食五谷杂粮。而《寒冰决》领悟到最高心法之后不但可以辟谷长生,还能凌空飞行,腾云驾雾,最后可位列仙班,修成正果。)
0 z. z" a; j+ M# B4 u4 C' q+ \: X) x: G0 n- S7 b' N
《红尘秘意》
% `0 G4 n9 g3 j1 D/ g; ~' \7 W! G4 d
红尘一支,武林之中向来少有人知其来历,它是个素来一脉单传的门派,红尘弟子向来游戏风尘,潇洒无拘。
0 e) V9 |: Z& i+ w" R4 y! ]
6 p- g3 Z; \" {; x 红尘武学,最重修习心神,非智慧圆融之人无法窥其门径,以己之心静,操敌之心志乃此派武学之最高境界,招式拼杀,反为末流武技。
3 b y& l' G. p
% O1 N; d2 r" B' r5 | 下落:现无手抄本,只有王遗风晓得此功。(注:莫雨好像也学了秘籍,用来压制空冥决。王遗风被浩气进攻后,会施展红尘曲-心魔,红尘曲-葬月,红尘曲-倾城)
, @ d1 L2 m! ]* g8 n. C& D: ] Z/ v/ {1 j7 g
《霸王刀法》
# I6 B6 R* L* O t G4 { X) L7 [4 |$ e
来历:霸刀山庄家传刀法。% R. w+ I/ M/ c% d
7 I8 j9 ?, p. j, Y1 m9 L
与霸刀山庄“吞吴”宝刀配合使用,威力方可发挥到最大,先有柳风骨早年仗以驰骋中原,后有柳浮云凭借此刀法被明教教主陆危楼评为“天下第一刀”。
5 |* m( w: g( c6 F, t) I- \. u6 l% g, C8 C; ]8 w
下落:霸刀山庄。
( s X6 u0 y' Q" I7 ], R" f9 C4 C7 N2 \+ v6 n8 ^6 [" U V
《若陀咒》
. B- J! W2 O; j) @5 @
* P# h2 G2 f: O5 e) Q5 e( h 天竺菩提会镇派心法。
; R) z X0 ?( ^
: a k6 ~2 ?: l- t7 m 描述:菩提会前任会首师子光晚年前来中原挑战少林高僧,以《若陀咒》心法催动青木掌,连败少林多名僧人,直到度法出手,方才两败俱伤。 G4 y; @5 D1 ]5 w$ b8 _
% t) |0 n3 E9 O7 y9 O) F
下落:天竺菩提会。(虽说和战宝有关,但放过去有些牵强)& g3 m3 u; L2 Q
2 a( x- U4 n1 R. h4 G, [' t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