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6月 伊苏1—失落的伊苏古国~序
* P; I; q6 d+ x( i 1988年4月 伊苏2—失落的伊苏古国~终章~
; W' |1 B# a0 |4 a! U1 k 1988年7月 伊苏3—来自伊苏的冒险者 ) u) @$ o! c) R) ~, R8 A9 U Z
1993年11月伊苏4—太阳的假面
3 }- o( _% F% ]7 n: i 1993年12月伊苏4—伊苏的黎明 ! M0 i1 c2 O% M$ Q1 j5 b* r
1995年12月伊苏5—失落的砂之都凯芬
/ F! S8 r6 s. ] 1998-2001年 永远的伊苏1复刻的风靡时代3 L- n0 @ M6 F9 b2 B
2003年9月 伊苏6—纳比斯汀的方舟4 a. T9 z* v0 I! z5 C+ M
2006年12月21日伊苏—起源 作为“日式ARPG的始祖”,Falcom的《Ys》(国内通译《伊苏》、《伊苏国》)系列将Falcom推向了游戏事业辉煌的巅峰。Falcom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期”很大程度上是靠Ys系列撑起的半边天——长达十数年的发展,让《伊苏》已经形成了一个宏大的世界,在丰富的故事背景下其网络版就这样应运而生!) i% s7 ?0 b+ J2 K- p
为古老的“伊苏国”传说所执着的红发的少年冒险家 亚特鲁.克里斯丁 穿越被结界阻挡的海域来到伊苏旧址——艾斯塔里亚,并与失忆女子菲娜和吟游诗人蕾雅相识。受占卜师莎拉的指引,亚特鲁开始收集传说中的六本“伊苏之书”,在魔兽频繁出没的艾斯塔里亚踏上了冒险旅程…… 5 a" T" k% M, e+ ^" [4 @
由桥本昌哉担任游戏原案的Ys一经问世便吸引了无数游戏爱好者。当然,PC游戏史上关于Ys的记载决非“爱好者众多”这么简单:1987年,Ys的诞生创造了日式ARPG的经典。% z: k, f2 a- K& U# G: c& d
《伊苏战记》将带来什么?2 d9 S$ U q- c4 @) ~6 p; }
作为经典力作的网络版,《伊苏战记》不仅仅继承了前者丰富的世界观和故事背景,同时也在日本FALCOM与韩国CJI的共同研发下,这样一款有着浓郁东亚“FANTASY”色彩的网络游戏正式登陆中国。! o3 N. [$ M3 V/ W, l, z
数千种任务、技能卡片
# a; [; F# Q8 J$ P7 t# n$ j 发布第一阶段近千种不重复任务
# z$ J+ k5 f" }8 i( P$ {3 `# S 三大种族各有三次转职0 B+ h/ F* _' b: T. e: u; b
可同时开战的16片“圣地战”
: _+ q) M9 m3 ?8 E 诸如种种都给2008年这个日韩游戏多少显的有点平淡的大陆带来了也许是不一样的新作!
7 k4 C3 d! A; Y. Z- _2 J' _2 W1 c3 \% I 中文名称与LOGO确认' d, N" M w) l6 f5 D) C3 l. Z
上海天希代理的《YSOL》最终的中文名确认为《伊苏战记》。正是由于在网络版中玩家将可以体验到三大种族数千人可同时参战的16场“圣地战”,而为了能够成为每个奖励属性不同的“圣地”拥有者,这期间玩家需要不断通过收集卡片、完成任务等个人的修炼来提高自己和团队。
5 ^& Y2 _; G/ [5 O: }- c 正是如此庞大的游戏内容下,玩家会发现在《伊苏战记》里几乎是玩不完的。上海天希也相信“战”、“记”应该是对网络版《伊苏》的最好诠释! {% z5 o7 o; N2 m* J
附《伊苏》十数年家用机历史的讲述的700年故事(《伊苏战记》正是这一故事的延续)
) O1 Z4 `4 D' Z; p Ⅰ:700年前,留在大地上的神官血脉有托霸家(尤妮卡)、法克特家(尤格)、洁玛家(里克)。700年后在埃斯塔里亚大地上指引亚特鲁?克里斯汀的的巫女沙拉、杰巴为托霸的后代;吟游诗人鲁塔为洁玛的后代;达姆之塔的主人达尔克是法克特的后代。4 ? ^6 G7 X$ N# K; M7 z' A O( D
Ⅱ:伊苏之书的作者分别是六位神官,分别是司掌《力》的托霸、司掌《心》的法克特、司掌《大地》的哈达尔、司掌《光》的达比、司掌《时》的梅萨、司掌《智慧》的洁玛。总编撰者是当时的心之神官托尔?法克特,后来有以其名来命名的行政区划“托尔圣域”和撒尔蒙神殿的分管区。
3 m$ `( @9 v$ ]# x0 N Ⅲ:克雷里亚在亚特鲁?克里斯汀的时代被称为“艾斯塔里亚银”,所以亚特鲁得到700年前托尔的佩剑的时候,都称其为“银剑”。/ @; N7 U8 T/ W3 z7 n T
Ⅳ:达姆之塔原本并没有名字,只是叫“塔”而已。因达姆的出现,后人为其命名为“达姆之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