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网游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1|回复: 12

黄石的孩子 百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7 10: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基本资料


片 名: The Children of Huang Shi

  译 名: 黄石的孩子(台译:黄石任务,港译《战火逃城》)

  别 名:Huang Shi De Hai Zi

  对 白: 英语

  影片类型:爱情 / 战争

  国家/地区:中国 德国 澳大利亚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级别:Singapore:PG / USA:R / Netherlands:16 / Hong Kong:IIA

  制作成本:4000万美元

  拍摄日期:2006年11月16日 -

  官方中文网站http://www.huangshidehaizi.com.cn/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0: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罗杰·斯波蒂伍德 Roger Spottiswoode

  编剧 Writer:

  保罗·哈吉斯 Paul Haggis

  演员 Actor:

  周润发 Yun-Fat Chow .....陈汉生

  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Jonathan Rhys Meyers .....乔治·霍格

  拉达·米契尔 Radha Mitchell

  杨紫琼 Michelle Yeo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0: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剧情简介


《黄石的孩子》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的背景是1930年末饱受战争蹂躏的中国。电影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个英国人乔治,带领60个孤儿踏上不平凡的征程。他们为了最终到达安全的蒙古沙漠,走过将近1000英里的险途,穿越了六盘山。在这过程中,他开始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勇气。


  当乔治环游世界抵达上海时,正值日本侵华战争。他从牛津大学毕业不久,目标是成为一个作家。他年轻,鲁莽,渴望体验一下年轻冒险家的经历,就像现在在阿富汗或者伊拉克的一些人一样。他急于知道自己从何开始,于是努力成为了一名年轻的记者,虽然他还并不了解战争真正的恐怖。


  米切尔建议去黄石(现湖北省黄石市)


  当乔治成为让人恐惧的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时,才真正明白战争的涵义。他见到男人、女人、孩子被残忍的屠杀。因为他照的照片被日本人发现了,于是被带到附近的公园里,日本人要用武士刀解决他。在紧要关头,一支***游击队救了他。他们由“Jack陈”(周润发饰)——一个受美国教育的***支持者带领。陈和乔治成为了朋友,乔治受了伤,陈必须为这个高大的不会说一句中文的英国人找一个躲藏的地方。澳大利亚自由主义护士米切尔建议去黄石。


  60个男孩生活孤儿院


  黄石是传教士之家,战争中的孤儿们躲藏在崎岖而美丽的山脉。最后一名传教士死于斑疹伤寒。当乔治到达的时候,60个身心受损的被抛弃的男孩正在孤儿院里疯狂地跑动,可怕的经历让他们成为没有法律意识和顽劣的人。乔治看了一眼立刻决定离开这个地方,重返前方“真正的战争”,可是米切尔突然离开了,留下他一个人处理。乔治不得不依靠自己的资源想法喂饱和保护这些暴力的男孩子,以博取他们的信任。一个已经成为零售商的本土女贵族Madame Wang(杨紫琼饰)成了他的救命草。


  带孩子们穿越丝绸之路


  当米切尔和陈回来后,乔治不仅赢得了男孩们的信任,还有他们的热爱。但是战争拼命地追赶着他们。日本人一天天地接近了,蒋介石的爱国主义者们想要招募这些男孩子,让他们加入军队。乔治认为他们只有一次逃生的机会——前往著名的丝绸之路,穿过一万英尺的高山,通往甘肃山丹的沙漠绿洲。


  乔治、米切尔、陈三人和60个男孩带着手推车和骡子启程了。除了要对付路途上大自然的凶险,比如暴风雪和沙尘暴,他们还勉强躲过了与一队日本人面对面的惨剧。现在三个成年人的关系已经转变成一个三角关系。两个男人开始发生碰撞,米切尔的悲哀的秘密也就要揭晓了。


  终于,他们在牺牲一个人的情况下,成功抵达山丹。乔治、米切尔和男孩子们计划建造新的家园和一所新的学校。但是乔治在旅途中受的一点小伤导致了破伤风,尽管大家为他疯狂地寻找血清,最终他还是死了。但是他留给孩子们无限的鼓舞,给与他们创造新生活的愿望和信心。今天的山丹,人们仍清清楚楚地记得乔治,一个从来没有想过会和黄石的男孩们在一起的年轻的英国人。


  乔治死于1945年7月22日。时年30岁。距离日本人投降只差23天。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当地为了纪念乔治,特意建立了一座纪念馆。在今天的山丹,还有乔治·霍格的墓碑,碑文是一首诗:


  彩色绚丽的生命啊


  光辉而又温暖,


  为了它,人们一直奋发向前


  他已逝世了,


  从此不再奋战,在战斗中,


  逝者的生命,


  却更辉煌灿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0: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细节)

  德国

  Germany

  2008年2月8日

  中国

  China

  2008年4月3日

  4月1日湖北省黄石首映

  荷兰

  Netherlands

  2008年5月1日

  比利时

  Belgium

  2008年5月14日

  美国

  USA

  2008年5月23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0: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幕后花絮


幕后制作:

  制作班底阵容强大

  


  《黄石的孩子》有着超强的幕后制作班底:五大国际电影制片人阿瑟·科恩、威廉·舒茨科尔、罗异、乔纳森·斯旦门、马丁·哈葛门联手打造;其中阿瑟·科恩7度获得奥斯卡奖,是唯一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名的外籍制片人,曾制作过《放牛班的春天》、《中央车站》等片;罗异曾成功运作《洗澡》、《爱情麻辣烫》等影片;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曾执导007系列《明日帝国》和影片《第六日》。

  男主角乔治·霍格由在《碟中谍3》和《赛末点》中有优异表现的好莱坞小生乔纳森·莱斯·梅耶斯担任。女主演拉达·米契尔曾主演伍迪·埃伦的《双生美莲达》,并曾和约翰尼·德普合演《寻找梦幻岛》。

  乔纳森接替弗雷泽

  在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好莱坞演员布兰登·弗雷泽率先披露了他将主演《黄石的孩子》的消息,然而一年之后影片开机时,男主角却变成了主演过《赛末点》的乔纳森·莱斯·梅耶斯。更换男主角的原因在于错过了弗雷泽的档期,为了等周润发的时间,剧组推迟开机,弗雷泽要去拍《木乃伊3》,导演相中了更为年轻的乔纳森,“实际上,乔纳森的年龄和气质以及身材更接近霍格,想想看,谁能相信在那个年代会有一个像弗雷泽这么胖的战地记者?”

  周润发联手杨紫琼

  


  五年以前,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在确定拍摄《黄石的孩子》的那一刻,就分别给周润发和杨紫琼打电话请他们加盟,两个人在听完导演的讲述后欣然应允。在影片中,周润发扮演一位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中国军官,导演为了这个角色几度修改剧本,甚至推迟了开机时间;杨紫琼扮演的则是一位女商人,她表示虽然自己的角色不多,但是感谢十年前在《明日帝国》中导演的提拔,这次来还他一个人情。导演则得意地表示,“全世界有谁没看过《卧虎藏龙》?这就是我邀请他们参加这部影片的原因。”

  花絮:

  ·在冰天雪地的山区洗澡令发哥叫苦连天,因热水供应间断,发哥不时冲到半途便要洗冷水,惟有边洗边跳舞热身,是名副其实的冻到跳舞。

  ·在《黄石的孩子》片场,杰瑞·盖维根是导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总管”。他在剧组的职务是Firstassistant director,直译成中文是第一副导演,但是这个“第一副导演”的权力却比国内的同行大得多的多。这个职务相当于“总理大臣”,从现场到后勤一手抓,而这个杰瑞,已经在这个行当上干了一辈子,从上世纪70年代的《星球大战》、《超人》,到80年代的《象人》、《魔法时刻》,再到本世纪初的《古墓丽影》、《特洛伊》,堪称天下“第一副导演”。

  ·《黄石的孩子》的主创由中方和外方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除了制片人、导演、第一副导演和美术来自国外,其他重要位置的主创人员,比如与张艺谋多次合作的摄影赵小丁、美术黄新明等都是中国人。执行制片人告诉记者,跟外方合作,最头疼的就是工会制度,每个剧组都会选出一个工会代表,只要超过既定的工作时间,他就会向制片人索要惩罚性的劳务赔偿,但由于这部戏中方主创“人多势众”,那个不招人待见的“好莱坞行规”被破坏了。

  ·兰州当地的气温已在-10℃左右,剧组工作人员在棉衣加身的情况下也还不断跺脚。这样的天气可害苦了300名武警战士。当日充当“国军”的武警战士的主要戏分是坐卡车及跑步进入火车站,然后上车。但是由于武警战士不能很好地进入角色,这个镜头从上午10时开始一直拍到晚上6时导演才满意。其间衣衫单薄的战士在冰天雪地里冻得瑟瑟发抖,抱着步枪直跺脚,最后全部战士唱起了歌,以驱寒意。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0: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北京其欣然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heerland Entertainment Organization [中国]


  Ming Productions [中国]


  Zero West Filmproduktion [德国]


  Bluewater Pictures [澳大利亚]


  发行公司:


  



  Blue Sky Media [美国]


  Dendy Films [澳大利亚]


  索尼经典 Sony Pictures Classics [美国]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著小说


200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70周年,国内外电影人先后从不同角度来回顾这段沉痛的历史,掀起了一股历史题材电影的热潮,其中最夺人眼球的当数汇集国际一流制作和演出班底的好莱坞大片——《黄石的孩子》。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不惜重金引进了本片原著小说的版权,并将于近期推出《黄石的孩子》一书在中国大陆唯一经作者合法授权的中文版本。小说作者詹姆斯·迈克梅纳斯(JAMES MACMANUS)现任英国新闻集团国际公司董事,多年从事记者工作,上世纪80年代在上海工作时得知了乔治·霍格的事迹,经过多年搜集整理,将乔治·霍格的真实故事写成小说。

  小说讲述了上个世纪30年代末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来自英国的记者乔治·霍格赶上了日寇在南京地区进行的残忍大屠杀。为了告诉世界战争的真相,他深入战场进行报道,不幸被日军俘虏,后被新四军杰克·陈解救。在逃离治病之时,他偶遇日寇屠杀过后幸存下来的60多名性格各异的孤儿。语言不通的乔治肩负起关怀照顾这些孩子的责任,战争更加逼近的时候,为了避免这些孩子再次受到残害,乔治和杰克等人义无反顾的带领这60多名中国孤儿沿着中国的古丝绸之路跋涉千余公里,历尽艰险,越过雪山来到沙漠的边缘逃避战火。

  这部小说堪称中国的《辛德勒的名单》,是近期历史题材热潮中极为有力的一波,相信唤醒国人强烈的历史反思和民族情结,可以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最好的纪念之作。

  电影版《黄石的孩子》汇聚了7获奥斯卡奖的金牌制片人阿瑟·科恩、“007”系列《明日帝国》的大导演罗杰·斯波蒂斯伍德、好莱坞人气小生乔纳森·瑞斯·迈尔斯以及华裔明星周润发和杨紫琼的“卧虎藏龙”组合,可谓阵容强大。

  本书故事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1937年,刚从牛津大学毕业的乔治·霍格来到中国,被日军的南京大屠杀等一些列暴行震动,为了让世界了解战争的真相,留在中国担任记者,他在战争中四处奔波,最终肩负起一所战争孤儿学校校长的责任,为了躲避战争,他带着学校的60多个中国孩子长途跋涉千余公里,历经艰险,越过雪山来到安全地区,上演了一幕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感人故事。

  本书为作者正式授权的中国大陆唯一合法版本,全球首发。这部小说堪称中国的《辛德勒的名单》,是近期历史题材热潮中极为有力的一波,相信唤醒国人强烈的历史反思和民族情结,可以说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最好的纪念之作。

  作者:詹姆斯·迈克梅纳斯(James MacManus) 詹姆斯·迈克马努斯(JAMES MACMANUS)现任英国新闻集团国际公司董事,多年从事记者工作,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工作时得知了乔治·霍格的事迹,经过多年搜集整理,将乔治·霍格的真实故事编写成书。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2008年1月

  定价:25.00元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0: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叫《黄石的孩子》


由中国发起,联合德国、澳大利亚共同制作的好来坞英雄主义国际巨片《黄石的孩子》,4月1日在湖北黄石隆重举行全球首映式,4月3日起,该片在全球公映。

  为什么叫《黄石的孩子》?

  该影片为何取名《黄石的孩子》?这是包括黄石在内的广大读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此,其欣然影视机构负责人中方联合制片人袁梅女士解释,《黄石的孩子》原著就叫《黄石的孩子》,是根据乔纳森扮演的英国摄影记者乔治·霍格留下的一本日记体小说改编,是真实的故事。在甘肃山丹,至今还矗立着一块乔治·霍格的石碑,以纪念他在上世纪30年代千里救孤的伟绩。据了解,该书的原作者还活着,现生活在英国。

  为什么原作者将该著命名为《黄石的孩子》?袁梅女士解释,因为被乔治·霍格营救的这60多个孩子大多是黄石一家孤儿院的孤儿。由乔纳森扮演的英国摄影记者在南京大屠杀中被周润发扮演的新四军救下后,又在周润发的帮助下,逃到黄石,无意与一群无依无靠的孤儿相遇,并与这群孤儿在黄石生活了两年。

  精彩评论:《黄石的孩子》:有一刻,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看之前,我以为黄石是一个人名,而且发哥演的就是这个人,电影讲的是发哥怎么在抗战中保护儿童的故事;看完后,才知道自己顾名思义加主观臆断的有多么离谱。黄石是一个地名,发哥演的只是男二号,一个新四军的游击队长杰克.陈,影片主角是一个叫乔治.霍格(中文名叫何克)的英国记者,女主角是一个叫丽的澳大利亚籍医护人员。

  影片有中国、德国、澳大利亚三国联合制作,资金实力很雄厚,所以拍的很有质感。上海租界洋人的舞会、战火硝烟中的南京等几个场景,戏份很少,但美术道具等做的依然很精良,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反映了国外电影制作者的敬业态度,哪怕场景在影片中只有几分钟,甚至几个镜头,他们依旧会不惜成本地去做,以保证整部片子的质感。当然,前提是他们也有钱。

  片中关于南京大屠杀只是蜻蜓点水地描述了一次。日本兵很狡猾,先把重机枪用布盖起来,然后把零零散散的平民聚到一起,全部赶到机枪前面,当把布拿掉露出机枪,这些无辜的中国平民才意识到什么,开始哭喊尖叫。机枪扫射之后,日本兵再一一检查有无活口,发现活口就补上一枪。尸体处理的方法则是把他们堆成小山,一烧了之。

  乔治目睹了全过程,并拍了很多照片。日本人抓了他后,刚开始很客气,乔治还可以用日语和日军军官聊天。但照片洗印出来摆在日军军官面前后,日军毫不犹豫地将他拉出去砍头。他被杰克陈救了,没死掉,和他一同来的另外两个记者朋友虽然有通行证,却还是被爆了头。

  日军为了掩盖自己的暴行,连外国的记者都敢杀,那么在南京,还有什么他们不敢做的。一叶知秋,虽然影片对南京大屠杀仅寥寥几笔,但能让人想象到整个局势。

  乔治在黄石为孩子所做的一切,让我想起了《天国王朝》里男主人公在自己封地里为人民所做的一切,他为自己的臣民打井、垦荒,一切为人民服务,乔治为孩子们修发电机带来电、树篮球架让孩子们玩、种蔬菜供孩子们吃,教孩子们英文。他们都在做“有意义的事”,他们都令我敬佩、令我感动。

  丽,来中国五年,一直奔波在各个地方,救助那些前线下来的伤兵、战火中受伤的平民、染病的百姓,但她确是一个澳大利亚人,她除了让我想起加拿大的白求恩,还让我想起了2007年以真人事件改编的电影《面纱》,爱德华.诺顿饰演的医生主动深入中国内地,救助感染了霍乱的中国人。他们都是国际主义者,在他们眼中,没有什么中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之分,有的只是得了病受了伤需要救助的人。

  乔治和丽这两个外国人替我们中国人照顾着60多个孤儿,而一个国民党军官却要征用孩子们的学校,为此,将乔治投进了监狱。这个军官说道,传教士、***、日本人,祸害了中国这么多年,这一切该结束了。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他让所有的中国人为之汗颜。

  当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是这样,兰州那位行政长官,不但没有为难乔治他们,还送了四辆卡车给他们。正是有了这些中国人,中国才没有完,才一直存在希望。

  杨紫琼在片中的出现让我有种惊艳的感觉,《卧虎藏龙》里把她整的太老,《飞鹰》里又装嫩,青春逼人的过了头,这部戏中让我感觉到了她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穿着旗袍披肩的她,气质高贵,举止优雅,标准的贵妇人气质。

  影片中,有那么一刻,很普通的一刻,我感动的热泪盈眶。在行军途中,一头缠绷带的伤兵倒在路边奄奄一息,丽过去查看后给他打针救治,一个中国医生过来把丽拉上车,说别救了,他已经不行了。丽在车上边走边回头,这时影片给了一个这个伤兵的面部近景,看到这个近景,我眼泪一下就上来了。那是怎样的一张脸啊,半边缠着绷带,血迹斑斑,眼神中充满无助和绝望。一个伤兵躺在路边,完全不能动,只能慢慢等死,我不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这时,在中国医生对自己都置之不理的情况下,一个外国女医生却来救助自己,我不知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0: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陕西还是湖北?


《黄石的孩子》事实发生在陕西宝鸡的双石学校,当时主人公在那教学, 后来因为翻译的问题,错翻译成了现在的 湖北黄石电影里说他们走了500英里(800公里)路到了兰州。大概也就是西安到兰州的距离。从黄石到西安就900多里路,还别说到兰州了。


  黄石(黄石是1951年8月才建市的,那时只有黄石港和石灰窑,没有黄石这个名字)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年代末饱受战火摧残的中国西北,年轻的英国记者乔治·霍格帮助一名澳大利亚护士丽带领60名孤儿从战火纷争的区域逃离出来,沿着丝绸之路向后方的安全地带转移,最终与路易·艾黎在山丹会合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1: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1: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27 16: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喜欢  非常的不喜欢
对这电影8感冒
发表于 2009-1-27 18: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电影其实是不耐看,但是所要表达的是非常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GMT+8, 2025-5-7 02:49 , Processed in 0.0732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