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网游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OS-发动机

阿富汗战争 转自百度百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价
  战争的一方是军力超强,得道多助的美国;另一方是坚信自己的极端主义是人类摆脱一切苦难走向幸福天堂惟一正确道路,失道寡助的塔利班政权,其结果如泰山压顶一样毫无悬念。   为彻底铲除恐怖势力,仅仅远距离打击是根本不够的,还必须派遣地面部队进入阿富汗,一个城市、一个村庄地清剿恐怖分子,并联合阿富汗各派和平{已过滤}力量,组建阿富汗新政府,使之彻底摆脱恐怖势力。这就决定了在远距离打击阶段完成后,美军必须迅速转入近距离清剿塔利班的阶段。   阶段的转变使战争告别了科幻方式,向传统方式回归,但人们受制于美军在远距离打击时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威力,普遍认为在地面战争中,美军将风卷残云地迅速完成清剿恐怖势力的任务,{已过滤}等恐怖组织的头子将被一一抓获,像二战战犯那样接受正义的审判。   现实的变化总是超出人们的想象。正当国际{已过滤}准备为美军的胜利喝彩时,战争出现了拐点。躲进山区和乡村的塔利班没有被彻底消灭,连美国人竭力想抓获的{已过滤}也神龙见首不见尾,安然指挥着对多国的恐怖袭击。直到2011年5月19日,美国才在巴基斯坦将本{已过滤}击毙。战争就这样年复一年的迟迟没有了局。特别是近几年,由于阿富汗政府本身的问题,使西方的巨大投入付诸东流,不仅未能把阿{已过滤}引向正轨,而且在恐怖势力面前节节败退,控制的国土不断缩小,总统被戏称为喀布尔市长。相反,塔利班势力则从最初的打击中恢复,控制了大部分国土,并转入巴基斯坦北部,大有东山再起之势。   面对这一形势,阿富汗政府几年前就提出与塔利班和解,但美国不同意,战争因此陷入僵持局面。去年底,在战争进行了整8年之后,奥巴马为打破僵局,及早脱身,决定增兵对塔利班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到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召开前,美国总算开始简化自己的战争目标了,承认塔利班是阿富汗{已过滤}结构的组成部分,同意阿富汗政府说服部分武装人员放下武器。但是,阿富汗塔利班却不打算和解!   看来高科技并没有根本改变战争的方式,当远距离打击时,高科技可以尽显神威;但近距离作战,双方的胜负就另当别论了。这就使美国尽快结束战争的打算成为空想,正如卡尔扎伊所说美军仍需再驻留“10到15年”。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
  战争双方的武力对抗,通常是有那么几个点支撑着,其中有对战争起转折作用的“关节点”,还有对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的“顶点”。在世界战争史上,那些双方对抗实力相当的战争,其战争发展过程通常都要经过一些关键的战役或战斗(即理论上的“关节点”),再经过一个对战争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或战斗(即“战争顶点”),才分出胜负高低来。   然而,到目前为止,阿富汗战争是一场没有多少“卖点”的战争。从军事上讲,其原因是战争没有出现顶点,没有那种双方殊死对抗的场面和过程,也没有很明显的战争关节点。   对于打了两个来月的战争,这样讲似乎简单了一点。其实,关节点在战争中曾隐约地出现过,而战争的顶点因双方军力和军心对比反差太大,从没有出现过。从历史上看,谁把握住了战争的关节点,谁就能控制战争的走势,谁就能为赢得战争顶点创造条件。   在这场战争中能看出眉目的关节点,是马扎里沙里夫、昆都士及坎大哈三次战斗。从塔利班最初的强硬态度到后来几万人的武装没有打出几场战役来,这种战争表现实在令世人费解。初步看,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有这样几点:一是美军的空中打击是非常有效的。美军的程序式打法,先消灭塔利班极少的防空力量,然后摧毁具有战略价值的军事和经济目标,最后再行战术轰炸,打击前线的塔利班守军。一些简易的野战工事无论如何也无法防护美军的强大空中打击,一支类似民兵武装要打只有正规部队才能打的防御作战,无疑是勉为其难了。 二是几个关节点没有把握好。在马扎里沙里夫、昆都和坎大哈这几个点的坚守与放弃的问题上,能看出塔利班领导层的犹豫和意见不统一,致使指挥和战斗都乱了章法。比如,一开始塔利班宣称要和美国人打游击战,可是在战争中自己打的却是城市防御战;在坚守几个大城市时,塔利班都说要坚守到底,但往往是战斗还没怎么打,就主动放弃了。   这些都说明,塔利班没有找到与美国这样的对手作战的正确方法,没有意识到在阿富汗这种特殊的地形打城市防御战意味着什么,更没有认识到在没有做好充分战争准备的情况下,断然下战争的决心就意味着失败。按理说,马扎里沙里夫是应打一个较大的战役的,因为其战略价值要比昆都和喀布尔大,而塔利班因承受不了美军的轰炸,就逃之夭夭,拱手让给了反塔联盟。   2001年阿富汗战争的新认识:刘周在“关于总体战思维与高科技战争的一些思考”一文中认为:塔利班可以有更好的打法,以转变自己的弱势地位。美军对弱国部队固有的轻视以及美军以往打胜仗的经历,加之美军是在大规模空袭以后开始发动的地面攻击,所以很容易使其一部或数部轻敌冒进。因此,塔利班完全可以利用此点而作有利的战略退却,并选择有利地形相机全歼其冒进之一二小股部队。这一点无论从战略上和战术上来讲都是不难做到的。但是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从心理上给美军方面以有效的震慑,从而使美军以后的地面行动迟缓起来,美军的地面进攻将受到有效的迟滞。这种情况下,只要能继续灵活地发挥地利和指挥上的优势,则完全有可能从根本上迟滞美军的地面进攻,整个战场形势就将为之改观。因为阿富汗不像南斯拉夫,没有多少可供轰炸的地面实施,单凭空袭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完全有可能将美国拖入一场持久战的泥潭。《孙子·作战篇第二》讲:‘……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所以,塔利班方面将有可能出现谋求{已过滤}解决争端的有利时机,也就是说塔利班政权完全有可能做到不亡不败的结局。”但是,事实上塔利班政权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打法,从一开始的坚守北方重镇起,一直是节节抵抗,节节败退,最后发展到全面溃退。先是“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后是“撤退中的逃跑主义”,始终未能利用自己的局部优势,改变战场形势,而是一味的以己之短应敌之长,所犯的皆是兵家大忌。所以,美军能迅速打跨“塔利班政权”,军事实力的悬殊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实际上还在于塔利班{已过滤}军事指挥上的失误和没有有效使用“人民支持”以发挥总体战的威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GMT+8, 2025-5-6 19:29 , Processed in 0.07985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