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8-20 15: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11 第二次北伐很有趣。
9 g! s' M: v- J" Z& u4 S
* ?) V1 w7 j3 u1 I, K有趣就有趣在,诸葛亮居然不带很多粮食,刚退回汉中才几个月就又杀了出来。张郃在出发前胸有成竹回答曹睿说,诸葛亮的粮草不足十日,这时候诸葛亮已经狂攻猛打了二十多天,说明他这回出击携带的粮食总才够吃一个月。& |, z5 }: _) B6 K8 J
8 C) R# Q0 q# i5 b& S3 _
按理说像诸葛亮这么谨慎的人,不可能搞出这么毛躁的乌龙来,可他偏偏就这么干了。& f9 `/ f) g: N3 g4 g4 g6 I* Z
6 P4 R4 s/ ^, t! U# r诸葛亮对时机选择的衡量标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曹魏边境线太长,苦于两线作战。: I* d: y3 j7 L; q' W: B
3 ~9 V1 }. J) s7 q8 W
早在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就抓住了曹魏这个最大的弱点。他计划通过联合孙权再加上荆州和益州两路并进的手段,迫使曹魏手忙脚乱,顾了东顾不了南,顾了南顾不了西,把曹魏扰乱拖垮甚至直接打得粉碎。/ C3 E( v1 l/ o: ]' m/ C% x
# A* d5 K5 n6 g( N0 E这两次北伐的时机选择,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I) n+ Z. H4 H& }. K' g% |
5 s) g6 }% F: m# I6 D
早先第一次北伐之前,孙权趁着曹丕死翘翘,向曹魏中南战区大举进攻,结果被打了个灰头土脸。于是诸葛亮率军先到汉中建设了根据地,然后趁着西部战区兵力空虚,北出祁山。& t7 ]. M, U' j" M5 u/ ?7 X+ Q
/ G. ^2 B$ q' A: T6 a' R这回第二次北伐,他又是等孙权夏天在石亭打败了东南战区总司令曹休,曹魏从关中抽调兵力去协助东边,所以为了抓住这个机会,他连积蓄粮谷都顾不得就出了兵。1 ]7 p1 A5 K F- \/ ~1 g
- J# r+ T7 u' _利用孙权在中南和东南的攻势吸引走曹魏在关中的兵力,趁虚而入。这就是这两次北伐诸葛亮选择作战时机的衡量标准。
: V1 l+ C! H) e. c1 w6 k0 b0 L, |2 w" X" w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反推回到第一次北伐,来看看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希望成功。/ Z. j: M' h0 U& B# x# C
6 X4 E5 O( X' Z5 ]假设马谡跟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一样,在街亭成功把张郃拒之门外了,就像游楚说的那样,断绝关陇迫使陇上三郡纷纷投降了。但是曹睿率战略总预备队已经向长安进发了,摆明了要跟诸葛亮争陇右到底的架势。; O6 n3 l* j( g: Y [. l
( _( I3 z; t- x+ p0 e- W步步为营的蚕食战术,必然带来敌人的反蚕食。怎么对付曹魏的反蚕食,这就是诸葛亮势必遇到的难题。 V0 t1 C# {# v9 F& i9 F
^( L9 M0 n7 N1 X3 Y/ K% w无论能不能把陇右截下来,都得跟曹魏打拉锯战,打消耗战。如果不能耗赢了曹魏,诸葛亮稳健北伐的第一步还是迈不过去的。
0 H9 Z9 u6 V* V/ m" j
, P& A9 [) n/ S# `# ^9 z2 w* o, @; g2 S& _那诸葛亮能耗赢曹魏么?
# Q! i* J7 y1 M3 a) Y
; y0 T* N' A+ w" N陇右是产麦区,但要是跟肥沃的渭河平原一比,那简直就是一在平地一在天。而且诸葛亮正月出发,跟张郃打仗也就是二月间,所以到当年七月麦收之前,蜀汉军的一切补给还得从汉中调运。甚至连兵力也耗不过,曹魏养兵比蜀可多多了。
1 |. x7 ^+ M9 c Z- f l: ?
3 n: v; \; t& {8 ]+ {' r8 R有人或许说了,可以结纳羌胡啊,这还能多出一支很厉害的骑兵。是,这主意不错,也是诸葛亮一直想做的,但是结纳羌胡也是需要本钱的,打仗是要流血,是要送命的。羌胡再傻也不会凭一句话就给你卖命的。要么跟你要粮食,要么跟你要布帛或者茶叶,总之,又是一大笔开支。
- v5 B8 T' [+ A' F1 @- n
% w2 S3 O8 D: }所以除非是曹睿自己不想打下去了,缺乏跟诸葛亮争夺下去的意志,否则想通过国力消耗强迫曹睿放弃陇右,压根儿就是白日做梦。
( a1 Y0 A& W/ ]4 h2 a' ^
. p8 z! I' |! U4 ~) ]& R5 E让曹睿自己放弃也挺困难,他亲自坐镇长安就足够说明他的决心了。
4 n K H5 D: d" C
' B0 d3 D7 U7 m M8 B; x7 q这么看来,难道诸葛亮就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么?当然不是。% u1 o E* y8 R2 y2 x* x+ z
& Z# q& A: c. N我们只要看看孙权石亭之战的时间,就明白诸葛亮到底打算用什么办法让曹睿退兵了。
\2 `( u( M2 C& ~5 x& C3 A
& v) @7 h; T* `+ T% Y% G& r% Q9 Y三月中诸葛亮因为街亭战败被迫退兵,仅仅才过了二个月,孙权就让鄱阳太守周鲂诈降曹休,八月间陆逊把曹休打得满地找牙——如果街亭不丢,诸葛亮能咬牙多支撑上几个月,孙权再在东线搞出点儿事来,曹睿还敢于继续在长安蹲守,把战略总预备队的全部兵力继续丢在西部战区跟诸葛亮死磕吗?7 @/ Z ?9 E3 O$ ^, ]
1 @$ e1 s( n$ m诸葛亮步步为营,就是赌孙权会在东南给曹睿找麻烦,曹睿要想兼顾东南,诸葛亮面对的压力必然就轻了,他大可以从从容容把陇右消化,再从从容容图谋长安。 c9 T! J# x+ Z- c9 X% F% |
, C0 d4 b9 ` y# P0 u$ Y
这才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策略的全貌。' C; Z# r4 {' C4 Y
/ f, {/ [- C. K
这计划看似很完美,但实际上也很危险。
; f9 K9 i0 }3 p, A8 W
v$ v) v& r; F这是因为该计划有个非常关键的前提,就是孙权会及时出兵东南,缓解诸葛亮在陇右的压力。
0 U9 {# a; y: ^( |& Z8 j% g4 f* q7 _. I# K
可这个前提就有点儿一厢情愿了。. e! J! Z1 Q' d1 v
/ {7 U2 m/ `; ^/ Z7 O
孙权如果看见你诸葛亮卡死街亭跟曹魏耗上,他大可以让你先跟曹睿在陇右拼生打死个一年半载的,等这边你被曹睿揍回汉中去了,兵马钱粮消耗一空;那边曹睿的战略总预备队也在西边被你耗得精疲力尽,他正好来个卞庄刺虎。( U2 A6 G6 x, X0 C
* M* r. g3 P' d3 {0 b' @这就是隆中对形态会比现在诸葛亮北伐轻松得多,成功希望也大得多的原因。自己人知道配合,两路出兵,其中一路人马完全可以勇于承担较大的损失,来换取另一路兄弟部队的成功。
" M/ w# {0 C1 ~2 f* _, H# H* Z" r2 D
盟友就不一样了,人没义务为了你的事业去当活雷锋来成全你,尤其是孙权这家伙心怀鬼胎,算盘打得比鬼还精,就更不可能有这觉悟了。 C" h! Y7 @ |1 m# m/ ]
8 e' ~3 P& |' j! `3 Y3 c0 o/ X8 i8 J
虽然觉悟不可能有,但孙权未见得会判断得那么精准。假使他按耐不住早出了兵——这是很有可能的——一样能帮诸葛亮减轻压力。
7 z, y; m# T. ~' C0 q
q! K- u8 w( h( G' h& d/ P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必胜法则,你要去打仗,那就有相当程度是去赌博,冒这个风险还是值的。况且除此之外,也没有更稳妥的计划了。
9 V: N7 b# H% b' m/ h
( ~% y4 r+ z8 w% q D) {诸葛亮采取了行动。
$ V( R8 \% D0 q, R- g0 X+ d0 O' h8 E
& G: Q2 X; U* W9 b只是战局都没来得及发展到值得诸葛亮担忧的那一步,就已经因为街亭的惨败而全盘糜烂了。
! C8 z% o: ~7 B; }3 b6 |, _* U, a' N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仍然决心利用曹睿两线作战的劣势来谋取胜算。
! Q! e' T/ M0 L: B
& ~; y7 W) X7 b4 p( S7 H所以他刚退走才几个月就大军卷土重来,曹魏朝廷事先都没有思想准备,否则曹睿也就不会从西部战区抽调张郃统率诸军回荆州支援司马懿。从这儿也能看出曹真的战略思维能力还是比诸葛亮稍逊一筹,他能够判断诸葛亮下一次会走哪条路,可是却判断不了诸葛亮什么时候来走这条路。+ H) M5 ~$ h, g9 |; @2 e0 T5 N4 x( X
) L8 k9 j1 k6 W. a R- [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界不一样大。* v% g; w7 F! a4 M3 p$ g1 d. h
7 G0 c6 B, t, v; K. M曹真的眼里,只有一个西部战区,而诸葛亮的眼里,却是整个天下。+ L% F9 m( s4 f( ?
( V; V* d, o' q, f x3 x, q% A
所以曹真只能是个战役战术指挥官,而诸葛亮却是优秀的战略策划者。
z! {5 ^, ~% A* L
2 V* i% [* c+ }3 x! g2 Z只是诸葛亮这次仍旧失败了。" Y% s1 s5 x6 k
. T8 J7 e! A! ?& C& f
他不顾后勤返而复来想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他的确也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他却低估了陈仓的防守能力,也高估了蜀汉军队的攻坚能力。+ V( g) x4 h. x
# y5 s6 d; e4 k" b% Q这就是计划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P' T$ q) |2 f r [
8 \/ J1 y3 A# ]再好的战略策划,也必须得用合适的人或是优秀素质的军队才能完成。) @4 |! ~5 c8 s( j
: ?; A9 J! q0 T* K4 u7 u
第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诸葛亮用错了马谡;第二次机会来临的时候,诸葛亮估错了自己军队的实力。
8 I0 E8 H" w+ u7 S9 E$ g* q* J o" q. b, l( |6 {
以后就再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