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网游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07|回复: 0

转过身来,你也是大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4 09: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度空间首页的指挥棒一挥,便有许多网友开始讨论幸福,原本也想参与其中,可终因没有自认为独到的见解而搁笔。近日,随着《秋雨梧桐落叶时》和《忧伤成墙,爱情成殇》两篇拙文上榜,从众多网友的评论中找到了一点灵感,于是也随波逐流,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写一写幸福。不过不是写自己如何如何的幸福,而是写有些人为什么不幸福,怎样才能幸福。
19年前,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海子,在他25岁生日那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谁能想到,就在两个月前,他还写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幸福的诗句,而今,他在离大海不远的地方永远告别了花开的春天。在短暂的25年生命历程中,他改变了一个时代诗歌的概念,然而,留给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却始终是痛苦焦灼的状态,他希图靠诗歌解脱自己内心的苦痛,从而救赎自己的灵魂,为此常常彻夜不眠,用身体的膏油换取那些精灵一般的诗篇,如杜鹃啼血一般。
海子之于诗歌是幸运的,而诗歌之于海子是幸还是不幸?海子除了留给人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一系列不朽作品外,我想,更多的可能就是能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和生活、幸福与不幸的思考。
海子生前说过,他有三次受难和三种幸福,三次受难是流浪、爱情、生存;三种幸福是诗歌、王位、太阳。这其实是海子人生观的真实写照。海子在从事诗歌创作之后,不断追求内心与大自然的契合,对事物本真过分苛求,总是希望一切都向太阳那样熠熠生辉,光芒万丈,然而现实的诸多因素与自己的理想总是相距甚远,因而导致内心苦闷,对人生、生活、爱情失去了应有的爱,最终,他疲惫地倒下了,攀着天梯走进了他深爱着的太阳。
海子的死在平常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事业蒸蒸日上,多少人羡慕还来不及,为什么要走上这条路呢?然而事实却是如此,那时,在海子看来,活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死则是他的幸福。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问:幸福到底是什么?我想,最朴素的解释应该是: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来什么―――这就是幸福。换句深奥点的话说,就是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的情感体验。
这里就涉及到了需要问题。记得上学时曾经学过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共有五层。它们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哇,太深奥了,有些难懂,那么人们是否真的需要这些需要全满足了才感到幸福呢?我想也未必,也许有些人觉得能够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幸福,而有些人吃满汉全席也没有半点胃口,这里就存在着一个个性差异问题,有的人需要多一些,有的人需要少一些,需要多的人得到幸福就要付出多一些的努力,而需要少的人得到幸福则相对容易些。
说白了,幸福与否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同样的境遇,同样的生活,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有时甚至还会迥异。从这一点上看,那些自认为不幸福的人,其实未必是不幸福,只是没能达到他的期望值,他还有更高的需要。追求更高的需要没有错,但总不能建立在没有幸福的感觉上,那样人生又会有什么乐趣!
很多时候,幸福和不幸是一对邻居,它们离得并不远,大概只有半个心的距离。你的心里明亮,你看到的就是阳光灿烂;你的心里阴暗,你看到的就是风雨雷电,正所谓境由心造,“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就像我在《快乐人生》那篇文章所说的那样,要想幸福,关键是要拥有一颗快乐的心,拥有了快乐的心,生活中我们才能够幸福地活着,活得幸福。快乐的心就是一颗平常的心。平常之心让我们堂堂正正地活着,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于利不趋,于色不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快乐的心就是一颗宽容的心。宽容之心让我们坦然豁达地活着,不斤斤计较鸡毛琐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善,多一份和谐,在和谐的环境里工作、生活、学习。快乐的心就是一颗爱心。爱心让我们学会关爱,学会敬业,学会奉献,学会感恩,在生活中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幸福其实很简单,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想法不幸的人也一样能活得精彩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我要说“转过身来,你也是大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GMT+8, 2025-8-6 19:00 , Processed in 0.0519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