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网游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1|回复: 30

伊拉克战争 转自百度百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1 12: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百度百科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是美国因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疑似)而发动的全面战争,共有4国参与作战,有评论认为其可视为第二次海湾战争,但具体分析可发现其不可称为“海湾二战”。而最后美国尚未发现传说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10年8月3日,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表示,8月底美国部队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将如约结束。驻伊美军8月31日结束作战任务。美国从2003年3月20日入侵伊拉克到2010年8月撤出全部战斗部队,历经7年零5个月。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名称: 伊拉克战争
地点: 伊拉克境内
时间: 2003年3月20日
参战方: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波兰等,伊拉克
结果: 美英联军获胜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
  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的对比:   海湾战争中的主战场不在伊拉克本土,海湾战争中美国经过了联合国的授权。而伊拉克战争,联合国一再不通过美国开战的决议,然而美国绕开联合国直接发动战争。也就是说这次战争是不合法的。关于该层面的问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而最后联合国和美国尚未发现传说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英国伊战前已掌握伊拉克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4载核查无果美承认伊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3年3月20日,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澳大利亚和波兰的军队也参与  
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军事行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联合部队是由12万人的美军部队、4万5千人的英军部队、2千多人的澳大利亚军队和200人的波兰军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万人的库尔德武装力量。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的,并动用了美国在海湾地区驻扎的大量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支援。   美国第三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另一个方向,伊拉克东南部方向,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部队和英国远征军(包含第四和第七装甲旅组成的第一装甲师以及若干海军陆战队)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当地的库尔德武装力量结成同盟,美国计划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第4步兵师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其通过土耳其领土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Basra)。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乌姆盖茨尔港(Umm Qasr)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争爆发大约三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顽强抵抗。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城市秩序陷入混乱之中,巴格达博物馆遭到洗劫,上万件珍贵文物失踪,各地的大量古遗迹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有伊拉克民众批评美军并没有努力维持巴格达的市内安全。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背景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美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引发争议,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和民众质疑和反对的战争。这场战争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产生  2003年3月遭遇空袭的巴格达被烟雾笼罩
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和思考,包括{已过滤}、军事、经济、外交和文化等许多方面。研究这场战争,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看待当今世界的视角,而且,也会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现实的人类{已过滤}所面临的战争威胁,这对于我们解决纷纭复杂的各种问题和谋求发展不无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动美国对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
  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群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确立了以维护美国霸权为总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即霸权战略。同时制定了三大具体目标,即维护美国及盟国的安全;扩展美国经济;在世界推进美式民主。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这“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展开的。美利用冷战后旧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确立这一“空前绝后”的“战略机遇期”,加紧全球战略扩张,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单极世界。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美打击了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布什政府上台后,受共和党保守主义的影响,开始调整美国安全战备和对外政策,突出维护国家安全,将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9·11事件”后,强硬的共和党新保守主义集团得势,布什政府将维护国内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击恐怖主义成了第一要务,将反恐与防扩结合起来,为此出台了“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理论。“9·11事件”后,美以反恐怖为名,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了首次进驻中亚,增加了对南亚局势的影响力。这次对伊拉克战争,是美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通过战争,不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这个钉子,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同盟;还可以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控制了伊拉克,还可以摆脱严重依赖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局面和控制世界石油供应的主动权都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这一箭双雕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地缘{已过滤}的战略考虑
  美国《国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已过滤}学博士乔治·理博伊等人写的一篇文章:“应该根据各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可能性来确定重点关注的国家。它们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程度各不相同,威胁并不是单单来自一个潜在的‘匹敌的竞争对手’。在2001年9月11日前,这是对的。但是,由于美国的资源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须确定标准来决定哪些资源应该投入到哪些地方。”这实际是为美国政府构划了确定下一个目标的标准,即这个目标是否具有地缘{已过滤}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和资源价值,执  伊拉克战争(图1)
掌这个地区(国家)的政权对美国威胁程度,其他国际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这一地区(国家)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是否有合适的时机和条件来消除这种威胁。众所周知,亚太地区是全球地缘战略力量最集中的区域,美国在亚太地区有着广泛而巨大的{已过滤}、经济、军事和安全利益。美历来认为,自己在中东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利益。2002年夏,美国防部向布什总统和国会提交的《国防报告》中,将中东列入美国重点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9·11"事件后,美国把铲除中东的原教旨主义温床、遏制恐怖主义威胁作为自己在中东追求的又一战略目标。随着布什政府以维护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为核心的国际安全战略的确立,中东地区在美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伊拉克是地区大国,处于中东的中心地带,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在中东的地缘{已过滤}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个极具地缘{已过滤}经济意义的区域,铲除一大强烈反美的地区性强国,对美来说具有长远的战略利益,当然不会错过机会。美国有官员曾公开声称:伊拉克是美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的最佳位置。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基本上失去了控制世界石油市场供应的主动权。西方国家主要通过国际能源组织和节能技术消极地应对世界石油市场的波动,反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配额生产机制。而此次“倒萨”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控制了世界石油市场主动权。伊拉克石油资源储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位于世界第二,是世界石油市场举足轻重的供应者。20世纪60年代末(1968年7月革命后)至70年代初,伊拉克对本国石油资源进行国有化,西方石油公司基本上退出了对伊拉克的石油资源的控制与开发。伊拉克在此后积极参与“制造”了阿拉伯国家“石油武器”,多次通过对石油的限产、提价和禁运企图实现{已过滤}目的。直至2002年还通过停止石油出口一个月声援巴勒斯坦人反对以色列的斗争。此次美国“倒萨”战争的胜利无疑使伊拉克的石油资源重新回到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控制之下。掌握伊拉克的石油权必将对控制整个海湾地区的石油供应、甚至对OPEC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也将产生重要抑制作用。   海湾国家的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3,出口量约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44.5%。而这一地区的石油生产国占了OPEC成员的2/3,是OPEC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国,OPEC控制着世界石油出口的80%,而沙特阿拉伯一国就占OPEC日产量的1/2左右。海湾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伊拉克、伊朗是美国指控的“邪恶轴心”成员(还包括反美的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在“9·11”事件后与美国的关系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美国担心自己与整个世界严重依赖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政策将是相当脆弱的。因此,控制了伊拉克,对于摆脱严重依赖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局面和控制世界石油供应的主动权有极大的战略意义。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局长伍尔西(此人被美国国防部推荐为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上担任重要角色)不久前对德国《明镜》杂志发表的谈话充分地反映了美国的这一战略意图。伍尔西说:“……但是这(指对伊战争)不仅仅关系到美国对石油的依赖,而且还关系到全世界对石油的依赖。从短期看,我们的最根本的薄弱之处在于沙特人有可能很快削减或提高石油的开采量……沙特人对油价的升降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必须把石油武器从中东抢过来。”(注:[美]詹姆斯·伍尔西:《我们必须把石油武器从中东抢过来》)伊拉克战争对美国从中东人手中抢过“石油武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了亲美的新伊拉克政权,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利比亚将失去决定世界石油价格的重要能力。美国如果能进一步遏制伊朗(这将是美国在这次“倒萨”战争后要解决的问题),世界石油将重新回到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控制的时代,但不同的是此次美国具有单独的控制权。这对另外的世界产油大国如委内瑞拉、俄罗斯也将产生重要的经济制约,这种制约对这些国家的{已过滤}和外交走向也可能产生制衡作用。委内瑞拉的查韦斯被认为是拉美的第二个卡斯特罗,有着强烈的反美和平民主义的倾向,美国能控制世界石油市场,至少查韦斯政权的作用将被进一步削弱;而俄罗斯尽管在近年来与美国拉近了关系,但美国如能在石油上有效地制约俄罗斯,这对今后迫使俄在重要国际问题上支持美国将增加了筹码。最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油价对世界其他经济体仍具有重要影响,其他经济体不稳定也会波及美国经济。如果美国能控制世界原油的供应,不仅可以减少美国经济受石油影响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可以在这种控制下从世界{已过滤}经济中获得巨大的权力与租金,有助于控制未来的竞争者。   2002年下半年,美国以伊拉克支持恐怖主义作为理由,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在中东的利益构成了“潜在威胁”,称美国掌握了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确凿证据,对伊政权一再隐瞒事实、欺骗国际{已过滤}的行为已经失去了耐心,公开表示将以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鼓吹的建立自由民主的伊拉克,并随之大量陈兵海湾。2003年3月20日上午,北京时间10:35,美英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开始侵略伊拉克,4月9日,美军入侵巴格达,萨达姆政权垮台。战后的伊拉克虽然  伊拉克地理位置
满目疮痍,暴力袭击事件不断,安全局势动荡不安,美军鼓吹的建立自由民主的伊拉克已经初见雏形。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导火线
  美国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向恐怖主义宣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Axis of Evil)。2002年伊拉克危机爆发,联合国通过1441号决议,联合国武器检查团重返伊拉克检查伊拉克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3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并没有在伊拉克境内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武检团立即撤离伊拉克。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战理由
  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根据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说法,美国对这场战争最终要达成的目的包括:   ●铲除萨达姆政权,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自治的政府,   ●发现并销毁藏匿在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恐怖分子,   ●结束制裁,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保护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其他天然资源。   但伊斯兰国家如伊朗,叙利亚则认为原因并不单纯。根据伊斯兰共和报等媒体的看法,美国已经被犹太集团所操纵,占领伊拉克仅仅只是犹太集团庞大侵略计划的序曲。美军攻下伊拉克后,将以伊朗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出兵伊朗,最后则轮到叙利亚。最终目的是通过控制伊拉克,伊朗,侵吞伊斯兰民族的经济命脉——石油,从而瓦解巴勒斯坦的抵抗,支配整个中东地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进程
开始阶段
  战争开始阶段。美英联军从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起向伊  
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在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僵持阶段
  战争僵持阶段。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联军“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实现,地面进攻曾一度受阻。伊军在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欣迪耶等地与美英联军展开激战。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伊拉克,加入与美英联军作战的行列。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折阶段
  战争转折阶段。美英联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兵分几路发起强大攻势,先后攻陷伊南部巴士拉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并对巴格达形成合围,从而使战事呈现一边倒的态势。2003年4月8日,美军从北部和南部两个方向推进到巴格达,并夺取了巴格达东南的拉希德军用机场。美国坦克开进巴格达,占领了萨达姆城。面对美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和提克里特,伊拉克{已过滤}号召军队和人民对美英联军采取“同归于尽”式的袭击行动。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尾阶段
  战争收尾阶段。美军2003年4月15日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结束,联军“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据美国官方公布,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美军人数为128人,其中110人阵亡,18人死于事故。英军士兵死亡31人。战争消耗了美国大约200亿美元。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战与主战
  美国政府宣称有49个国家支持该军事行动。但真正参战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四国,丹麦政府宣布对伊拉克宣战,并派遣了两艘军舰支援美军。日本等多个国家提供后勤支援。   这场战争遭到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盟、不结盟运动等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批评与谴责。   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宣称,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由于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已经违反了国际法。埃及籍的联合国前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谴责该军事行动,认为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奥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联军战机飞越其领空,土耳其禁止美军通过其领土向伊拉克北部发动进攻,沙特阿拉伯禁止美军导弹通过其领空袭击伊拉克。   全球普遍的反战情绪最终导致了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行。1.战争结果联军占领伊拉克初期,由于结束萨达姆的独裁统治,受到伊拉克民众的广泛欢迎。美军进入巴格达时也曾被当地市民夹道欢迎。战后,在美国及各国的帮助下,伊拉克经济得到了恢复,但发展缓慢。失业人口庞大,居民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针对美英的军事占领而进行的伊拉克游击战正风起云涌,美国16万占领军介入伊拉克内战﹐深陷比越战更难以自拔的泥淖﹐兵力紧绷﹐使美国无余力对付其它挑战。美军阵亡人数于2008年已突破4000人大关﹐超过了9.11恐怖袭击的死亡人数﹔三万多人受伤﹐许多人留下残疾﹐导致家庭破裂等悲剧。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倒萨控伊”的目标似乎已经达到,但是美国政府很快发现,他们有可能被拖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游击战中。从布什总统宣布在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到现在,伊拉克的局势并没有象想象的那样趋于稳定,而是越发混乱不堪。越来越复杂的战争形势和巨额的军费开支,让美国政府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也使全球经济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  伊拉克战争武装
当前,伊拉克局势动荡不安,战争对该地区及世界经济的打击正日益显现。鉴于经济全球化的纽带令世界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此次的伊拉克战争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相比,其严重后果必将对正从低谷中艰难走出的世界经济形势产生消极影响。在评估战争对经济的短期与长期影响时,专家学者虽然见仁见智,但担心和忧虑仍占据了主流。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旅游业和航空业遭受重创,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美国经济复苏将步履艰难等几个方面。   伊拉克国内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战火,关于伊拉克战争,很多人说美国胜利了,也有人说美国失败了。说美国胜利的人,是从军事角度看问题,认为美国已经打败了萨达姆,所以,美国就胜利了。说美国失败的人,是从战略全局,从{已过滤}、军事、经济、{已过滤}等综合角度看问题,所以说美国失败了。   其实,美国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这对我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思考,伊拉克战争对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法的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非法的战争   当今世界,是一超多强的世界。美国处于一超地位,这是事实。但是,一超并非可以一霸,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这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随着多极化趋势的逐步发展,我们可以预料到美国的一超优势将随着美国单边主义政策和穷兵黩武的政策而逐渐消失。   这是一场非法的战争,美国打着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在联合国没有授权的情况下,悍然攻打了一个主权国家。这是开创了一个非法的先例,也树立了美国喜欢使用武力的形象。因为是非法的战争,所以受到美国国内和国际的共同谴责。在美国胜利时,伊拉克人民没有受到特别伤害时,这种谴责声音还是微弱的。因为美国认为自己是一个解放者,美国可以给伊拉克人民以幸福和自由、民主。当巴格达的隆隆爆炸声、血肉模糊的场面一天天出现在电视画面、新闻报刊上时,当美军士兵在伊拉克枪杀平民、奸杀少女时,世界爱好和平的善良的人民的眼睛终于雪亮了,不再对美国抱有任何幻想。因为,伊拉克战争,彻头彻尾是一场侵略战争。事实已经证明:伊拉克战争,美国不是反恐,而是在制造恐怖。是美国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是美国为了控制整个中东,而发动的第一场战争。无论布什如何辩解,都无法否认这些铁的事实。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中东局势
  伊拉克战争,将深刻影响中东局势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武力改造中东的序幕。伴随着伊拉克战争,美国推出了“邪恶轴心国”、文明冲突论和大中东计划。美国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即通过攻打伊拉克,推翻萨达姆,在中东杀鸡给猴看,让中东国家知道,如果不自动服从美国控制,则就会遭到如萨达姆一样的下场。同时,推出邪恶轴心国,明确以伊朗和朝鲜为邪恶轴心国,即对朝鲜和伊朗发出警告,萨达姆就是他们的下场。为了安抚世界舆论和其他温和的阿拉伯国家,美国推出文明冲突论和大中东计划,把美国霸权殖民中东的目的说成是改造文明、和平、自由、民主的中东,把美国与伊拉克、伊朗人民的冲突说成是文明的冲突,以获得最大的西方世界人民的支持。   美国气焰如此嚣张,是它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美国军事实力是很强大,但是,这种强大只能用在打击一个国家上,并不能用在建设一个国家上。伊拉克的局势,特别是伊拉克人民悲惨的遭遇,使美国在中东受到中东人民的共同敌视。据统计,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已经造成60多万平民的伤亡。造成几百万人民的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格局
  伊拉克战争,对世界格局的战略影响     伊拉克战争
我们要感谢美国,是美国给了我们很好的教训。即一个国家,如果要强大,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国的痛苦之上,这样做的结果是成为众矢之的。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为什么先胜后输?胜利的是军事,失败的是{已过滤}形象和{已过滤}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软实力。二战后,美国为什么会赢得欧盟的忠心和爱戴呢?因为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使战乱后的欧洲获得发展,因为美国在二战中巨大的付出,得到欧洲国家的拥护和爱戴。武力的结果,得到的必定是反抗,即使一时反抗不了,但反抗的心在骨子里,等待的是合适的时机而已,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以暴制暴,只能得到更多的暴力。美国为什么越反越恐?是因为美国作恶多端的报应。恐怖分子也是人,本{已过滤}也不是天生的恶魔。巴勒斯坦的人肉炸弹者,难道就不怜惜自己的生命?不是,是因为仇恨积怨太深,使人忘却了自己的生命和痛苦。这是世界的真理。   伊拉克战争,告诉我们:世界需要和平,也要进步,落后就要挨打!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用兵得与失

  ●耗费军费7630亿美元,超过朝鲜、越南战争的费用。   ●与7年前相比,美国在中东的介入更深,立足点更多,但影响力反倒还不如当初,对以色列控制不力,在巴以和谈上乏善可陈,对伊朗的态度进退维谷。   ●两伊原本保持着中东的平衡均势,萨达姆的垮台,让伊朗少了一个羁绊,影响力大增,原本在这一地区不成气候的“基地”组织也猖獗起来。

  ●美国在中东终于获得一个可以立足、又无需过多顾忌繁文缛节的基点。这些都是美国自二战后梦寐以求,却直到伊拉克战争后才实现的。   ●现已调职阿富汗的前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当初在伊拉克推行“拯救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什叶派和逊尼派间的仇杀,孤立了原本就是“外来户”的“基地”势力,让北方库尔德人同意留在伊拉克版图内。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代价
美方
  ■4471名军  2010.8.29部分驻伊美军战斗部队返回华盛顿
人死亡   ■3.2万名军人受伤   ■7630亿美元战争开支   ■500亿美元重建
伊方
  ■8000名士兵死亡   ■10-100万平民死亡   ■480万难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GMT+8, 2025-8-6 18:46 , Processed in 0.0679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