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网游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9|回复: 4

温州动车追尾坠桥新闻一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4 19: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温州7月24日电 记者凌晨2点左右到达位于金丽温高速温州西出口两公里处的动车追尾事故现场。现场挤满挖掘机、切割机、救护车,由于伤亡者众多,医护力量不足,连当地整形医院也赶赴现场救援。截至早晨5时,死亡人数已上升到33人。
凌晨2点半,温州消防支队排长余作帅刚刚结束第一阶段的救援。他说,他们晚上九点不到就赶到了现场,由于事发地点位于温州市区,围观和救援的群众很多,现场喊声一片,夹杂着旅客微弱的呼救声和哭泣声。
余作帅带领28个官兵进入横卧着的一节车厢,由于是高速行驶中撞击坠落,车厢严重破损变形,用辟斧等切割工具才能进入,车厢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许多旅客是被座位和行李压在下面,呼救声很微弱。官兵在乘客们的指点下救出了十多名乘客。
由于医疗力量严重不足,连整形医院也参与救援。温州艺星整形医院的医生和护士1点多钟赶到现场,护理部主任说,绝大部分伤员已经送走,他们接收的一名伤员有可能是车厢中生还的最后一名。这名伤员胃部大出血,伤情比较严重。
温州康宁医院是距离事故现场最近的医院之一,护士潘晨燕说,当晚送到该院的54名患者,有三人送到医院时已死亡.
据了解,截至早晨5时,死亡人数已上升到33人,191人受伤。浙江省多个医疗单位已驰援温州,温州当地血源告急,温州市不少群众通宵自发赶去献血。
 楼主| 发表于 2011-7-24 19: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23日晚,杭深线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值乘D301次动车组的福州机务段动车司机潘一恒,在发生险情时及时果断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并坚守岗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武警从已经严重变形的司机室将潘一恒救出时,他已经牺牲,胸口被闸把穿透。在最危险的时刻,他没有只顾着自己逃生,而是果断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为后面的旅客多赢得了一份生机。
    潘一恒1973年出生,1993年8月从广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福州机务段,一直从事机车乘务工作。
    2008年5月,为迎接温福线动车组开通运营,他报考了动车组司机,2009年6月份取得动车组驾驶证。从参加动车组司机选拔考试、铁道部面试、西南交大理论培训考试到最后的实作培训考试,潘一恒都取得了良好成绩。2009年10月份走上动车组司机岗位后,他始终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熟练掌握CRH1A、CRH1B、CRH1E、CRH2A、CRH2E共5种型号动车组的操作技能,是动车组技师。据统计,到发生事故牺牲前,他安全驾驶动车238262公里,从事机车乘务工作18年从未发生任何行车事故。
 楼主| 发表于 2011-7-24 19: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23日)晚20时27分,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在温州境内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4节车厢从高架桥坠落致多人伤亡。记者上午赶赴治疗点之一的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采访了伤者,列车员及现场救助的志愿者。
人随车体翻落无法控制
早上八点,在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记者见到了24岁江苏小伙子梅小向。他拿出手机比划着他所乘坐的D301车2号车厢翻落下去的样子。据他描述,两车相撞刹那,他从座位上跌落,然后在车厢内来回滚动根本不受控制,且不断碰到车内的行李以及车厢内壁。
梅小向说,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直觉脑子一片空白,等他缓过神来的时候,车体跌落已停止。由于车厢断电且坠落地点为野外,车厢内外漆黑一片,现场弥漫着恐慌的情绪,不断有人在敲玻璃喊救命。二十分钟后消防队员出现解救了他们。
据介绍,D301动车其中2-5车厢及11-15车厢为卧铺改坐铺。也因为这个原因,保护了梅小向在内的四位乘客只能在狭小的卧铺室滚动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
该院池副院长介绍,梅小向是昨晚收治的伤者中伤势最轻的一位,目前做入院观察处理,如不出意外,今天就可出院。
据了解,温州中西结合医院昨晚共收治伤者十人,其中四伤势较轻已经出院。剩下的六个伤者中,有四个因腹、部肋骨受到剧烈撞击伤情较为严重。
南京站晚点二十分钟
“在列车上工作了三年,从来没有想过会遇到如此大的意外”D301动车的列车员孙晓东说。
事故中,孙晓东骨盆骨折,下半身失去知觉。她说,列车进入南京站的时候,就等了二十多分钟,而平时只需两分钟。当时,广播里也没有通知说什么原因延长停留时间。
孙晓东说,事故发生时,她从位置上被抛了出去,由于抓不到任何东西可以稳定身体,致使全身多处遭受撞击。
志愿者:几公里外听到巨响
事故发生后,除了消防、医院方面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援之外,大量的志愿者也纷纷加入到救援的队伍中。在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照顾孙向东的就是志愿者杨女士。
杨女士说,昨晚8点多,随着电闪雷鸣的声音,她在家里听到“咚”的一声巨响。她说,事发地跟她家步行距离大概要十来分钟,这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两车相撞的巨大声音,可见事故之惨烈。
在了解情况后,杨女士就小跑着来到现场。杨女士说,他到现场的时候,救援工作就已经开始了。“很多私家车和出租车都自发参与运送病人”。
在离事发地最近的康宁医院,杨女士看到不少重伤者。她说,有一位中年人双腿严重骨折,仅剩表皮相连,且头部严重出血。“当时他嘴巴还能动的,还有意识,我还鼓励他坚持一下,但最后,他还是走了。”
在康宁医院,杨女士挨个病房询问伤员是否需要帮助。最后,发现深受重伤的孙向东孤身一人,于是主动向院方提出要求跟随陪护,随同孙向东转院来到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杨女士说,自己是成都人。四川发生汶川地震的时候,她不能帮上忙,这次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做一点事。
截止目前,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35人,受伤210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7-24 19: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23日晚发生在浙江温州境内的动车追尾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受伤人数上升到210人,死亡人数上升至35人。上海铁路局有关人员已经到达现场,据现场勘察的初步情况,脱轨原因是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追尾。记者从温州市气象台获悉,该台在事故前一小时,也就是19时35分发布了温州市区、文成和泰顺的雷电黄色预警信号。据温州市气象台发布的消息显示,温州市区西部已经出现强雷电和短时强降水,预计23日傍晚到上半夜温州市区中西部等地阴有雷阵雨,有雷雨地区可伴有短时强降水、强雷电和7—9级雷雨大风。——媒体综合报道


国人遇难,深表同情,除了同情,我们更应该追究事故原因、找出罪魁祸首。对有关部门来说,事故原因其实其实很好找,早就料到还是那一套。项羽乌江自刎前仰天长啸:“天之灭我,非战之罪也!”是老天爷要灭我,不是我打仗打不好!现在很多鸟人和项羽一个德行,都把罪过推给老天爷,自己啥事没有。大桥坍塌、天气原因,“天之灭我,非桥之罪”;楼房倒掉,因为球形闪电,“天之灭我,非楼房之罪”;;温州动车追尾,“雷电击中,造成停车追尾”,早就料到会说是天气原因了。 


是天气原因吗?如果天气原因无可避免、防不胜防,那是天气原因、无可非议。气象台早就有黄色预警,天上已经电闪雷鸣,灾难完全可以避免,铁路部门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这就不是天气原因了,而是人为原因。如果铁路部门根据气象信息,及时取消这趟动车班次,这场灾难完全可以避免,死者此时此刻就可以安安稳稳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开车前一个小时就有黄色预警,为什么不停开?还不是为了钱!还不是舍不得放弃赚钱的机会!为了钱,对旅客的生命无动于衷,该当何罪!某些人的贪念导致无辜生命的逝去,必须有人付出贪婪的代价,该坐牢就坐牢、该枪毙就枪毙!


即使没有气象台预警、即使没有电闪雷鸣,温州的动车追尾事故也是人为原因,也是可以避免的。动车与高铁,中国最近才可以搞,从最近的事故频发来看,科技还不成熟,安全还没有保障。没有三分三,就不要上梁山嘛!何必心急火燎地投入运营!不仅早早投入营运,还把老百姓普遍欢迎的相对低价的普通车停开,使火车票变相涨价、使旅客不得不接受安全系数不高、票价却很高的高铁与动车、“绑架”乘客的生命。没有十足的安全把握,就不该投入运营!赚钱事小,人命关天事大!少拿天气做借口,打雷闪电何国没有!在投入运营之前、在设计之初,就应该想到这一点,就应该想到如何对打雷闪电对症下药。没办法应对打雷闪电,就先别营运!就不要为了打肿脸充胖子,吹嘘“我们也有高铁、我们也有动车、我们的高铁动车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把相关技术搞成熟,把可能遇到的天气原因等困难一一想到、一一攻破,再把动车、高铁投入营运不迟。晚点赚钱、少赚点钱,不会死的。现在车翻人亡,你们这是玩命,玩的不是自己的命,而是乘客的命。为了早赚多赚,你们草菅人命、漠视生命!可恶的东西!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强烈呼吁:“在对打雷闪电无能为力之前,在乘客安全无法保障之前,停开所有动车、高铁!宁可做牛车,也不把生命给他们做白老鼠!宁可说“我们没有跨入高铁、动车的世界先进行列”,至少我们活得很安全!
 楼主| 发表于 2011-7-24 19: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7月23日晚上20点34分,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间,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动车与杭州至福州南的D3115次动车,在距离下一个停靠站温州南站不到2公里处发生追尾事故,导致6节车厢脱轨,其中至少两节掉落高架,截止到24号凌晨2:50分,事故已造成32人死亡,171人受伤,救出1500多人。

当23号晚上11点从新闻资讯弹出窗口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的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温州正是我所在的城市,虽然我所在的小镇处于温州最南端,距离市区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而今天下午,我正筹划着去火车票代售点购买一个星期后开往杭州的动车,如果不出意外,我所乘坐的动车同样会是在星期六,同样会经过事故发生地温州南站。
  
  经过朋友证实,大概在昨天晚上7点左右开始,温州市区天空中不断地打雷和闪电,但是并没有下雨,而我所在的温州南部小镇从晚上8点左右开始也出现了这样的天气。其实过去的几天,每天午后都发生了这种比较异常的天气现象,但过不了多久之后便会下雨,所以当今晚再次出现电闪雷鸣时,我们只认为这和往常一样是雷阵雨的预兆而已。朋友当时还调侃地说难道这是因为某人从国外归来的特别现象,但是当我们得知事故的发生之后,心情再也轻松不了。
  
  直到事故发生,酝酿中的大雨始终没有落下。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高铁争议不断,但除了晚点和停开之外,谁也不会预料到同样作为高速运输工具的动车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生命事故。在人们的印象中,所有交通工具里,火车理所当然应该是最安全的,它有自己专用的轨道,不用像汽车一样必须面对拥堵的车流,它也不像飞机漂浮在万米高空上,因为有陆地作为保障。可是为什么,这么严重的伤亡事故还是出现在了动车的身上,出现在了我们的身上?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唯一知道的原因是:D3115次动车遭遇雷击之后失去动力,在缓慢行驶的过程中,被后上的D301次动车追尾撞上,导致列车脱轨多节车厢翻落铁路高架。如果只是因为雷击这样的不可抗力而造成事故,那么我们只能将怒火烧向不开眼的苍天——苍天已死。可除此之外,这起小概率悲剧事件的发生就没有别的原因了?
  
  1.为什么避不了雷击?
  动车沿线打雷闪电经常发生,路线中的牵引变电所均采用“保护特性好、通流能力强、可靠性高”的氧化锌避雷器对输变电设备提供“最佳保护”,而动车车厢顶部的受电弓处都安装有避雷器来避免雷击,可在事故发生时这些避雷器怎么都失效了?讽刺的是,在一个多月前的6月16日,铁道部针对近期国内的特殊天气,还要求“设备管理部门按照防雷工作要求,组织设备和人员,加强对避雷器、架空地线、接地装置等防雷设施的检查,及时更换已经出现故障的防雷元器件,做好防雷措施的补强,确保防雷设施发挥作用。”(具体请搜索“铁道部:密切关注雨情防洪防雷 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请问相关部门,你们检查了吗?更换元件了吗??确保防雷设施发挥作用了吗?不要推脱说雷打得不规范,没有按你们设计的打,这很搞。
  
  2.调度中心在干些什么?
  现实中常见的汽车追尾事故,一般是因为前后两车车距太短所导致。如果这起动车事故发生时两列动车之间车距太短来不及紧急制动刹车,我们在心理上可能会相对容易接受一些。可值得注意的是,D301次动车从上一站温岭站出发的时间是19:14,到达温州南站的时间是19:44,而D3115次动车从温岭站出发的时间是19:23,到达温州南站的时间是19:59,为什么本应比D301晚15分钟到达温州南站的D3115反而出现在了D301的前面?到底是D3115开得太快了,还是D301之前晚点得太离谱,然后为赶时间而一路狂飙不顾乘客死活?
  更为重要的是,D3115理应在19:59就到达温州南站,而事故发生在20:34分,在这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如果确实因为雷击而只能缓慢行驶,那么驾驶员或列车长本该早早提前通知调度中心安排调度,而后车D301的车载计算机也应该早早收到减速信号甚至停车。可在这半个多小时里,在避免事故的时间完全充足的情况下,到底是动车工作人员睡着了,还是调度中心根本没有进行调度?
  
  3.工作人员都哪去了?
  事故发生之后,求救的第一个微博是这么写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工作人员出来!快来救我们!”无独有偶,另外一个在场微博博友写道:“我已安全撤离事故区到达安全地,一路上让我感动的是旅客自发组成的志愿者排长龙送我们下山,生气的是居然没看到一个工作人员!!!”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的是,在孩子的一片哭声中,在乘客全体的慌乱中,在局势存在进一步恶化趋势的情况下,那些美丽的动车乘务员和工作人员到底都跑哪里去了?难道我们每次遇到突发伤亡事故只能依靠运气或自发的组织?
  
  在相关部门没有给出确切答复前,我不知道这些问题背后的真相究竟只是天灾还是存在着人祸,我只知道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这起事故不会是最后一次,或许下一次,就可能发生在点背的你我身上。
  
  但无论如何,为死者祈祷,为生者祝愿。愿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GMT+8, 2025-8-6 06:01 , Processed in 0.0519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